共有 162 項結果
New

【心得】不是每張證書,都能證明妳的全部價值

大家好,我是黃老師。
最近我參加了一些專業認證課程,想著能幫助更多求職者,但過程中我卻有了一些新的體悟。我發現,有時候所謂的「專業認證」,只是一種制式化的流程,它無法真正衡量一個人的智慧與同理心。
我自己的職涯之路走得並不順遂,也曾因為職場小人、情場小人而身心受創。這些痛苦的經歷,讓我學到的不只是如何寫履歷,而是如何從根本上幫助一個人重新找回自信與方向。這份「同理心」,是任何考試都無法測驗出來的,也是我最寶貴的資產。 我深知,市面上許多職涯服務都只是套用模板,無法真正解決妳的問題。
我的方法與他們不同,我會用我的人生智慧,帶妳發掘妳獨特的潛力,讓妳的履歷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充滿生命力的個人故事。我希望能幫助那些跟我一樣,曾被命運打擊的人,讓你們更快、更有效地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舞台。
如果妳也厭倦了無效的職涯建議,渴望得到真正能幫助你的引導,我非常樂意與妳交流。 [想看更多更細的好文嗎 歡迎加入 (臉書社團) 慶多媒體娛樂集團 慶國際傳媒]
3d

畢業爽啦!找工作歐趴許願池

未來我希望能有一個能讓我發揮領導力的平台,讓我能帶領團隊完成目標。
老闆,我對領導團隊有很大的熱情,也相信我有這個能力。請給我一個機會,我會讓你看到我如何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環境還是很重要的

想起我高中那時候的打工也是滿辛苦,前面幾個月倒是還好,就是在產線上摸摸電子零件還有電路板,就是手腳要俐落些。不過當我做了兩、三個月的時候,我就被調到另一個產線去幫忙。有待過類似工作環境的都知道,在大型機台旁邊工作真的很恐怖,機台一直會傳出臭味。那時候還是夏天,就要忍受高溫。甚至電路板剛從機台出來到產線上的時候還會燙燙的,拿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點這樣,真的不算是什麼輕鬆活。

幸好後來因為工廠制度我就離開了那裡,雖然平常都有休息時間讓我們休息,但那種工作環境還是不能待太久的吧🫥 相信就算工廠的人不趕我們走,過沒多久我也是會自己走人的。自己的身體自己顧,除非工廠環境改善,否則不要為了賺錢把自己的健康快樂都搞沒了😌👍🏽

線上家教恐龍家長

剛在某平台線上家教時,剛好遇到一個首課的學生,所以不知道她的程度怎麼樣,原本輔導老師安排的教材對她來說有點簡單,大概十題只錯個一題,最後一題比較難就讓學生思考一下,她大概想了十秒鐘,而且也有在寫算式,她的家長突然在旁邊暴怒說:「為什麼看到妹妹寫不出來了不繼續教學?!」我只能解釋說要讓孩子思考,後來過沒幾秒我就開始教她,而那題我就想幫她補充一下相關的題目跟相似的題目讓她更了解,於是我立刻寫新的題目下來,大概花了十秒吧。家長在旁邊說:「為什麼不先出好再上課?!你們課程是這樣的嗎?!」我整個被罵的莫名其妙的但是又不能罵回去,只能好聲好氣地講然後再繼續被罵,真的是恐龍家長,我只是個小小約聘老師QQ而且因為這件事情還焦慮跟內耗了很久,想說是不是真的沒教好 

活動分享

2025永續ESg黑客松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資源耗竭與人口流動挑戰的當下,永續創新與地方創生成為推動 社會與經濟再平衡的重要策略,本次活動「永續創新 × 地方創生」為核心主題,旨在 透過限時創意激盪與團隊協作,匯聚各領域的創新者,共同發展具社會影響力與實踐潛 力的(1)永續商業模式與(2)地方創生實踐方案。透過本次黑客松活動,我們期望激發青 年創新潛能,連結地方資源與永續發展目標,打造具長期社會價值的創新提案,成為驅 動未來地方轉型的起點。同時運用黑客松競賽創意平台,激勵參賽者在限定時間內完成 概念發想、商業邏輯構建、簡報設計與模型呈現,展現快速問題解決與團隊溝通協調能 力。本比賽分為二大組別,參賽隊伍僅能擇一組別報名參加。 活動地點: 南港展覽館二館7 樓703 會議室(台北市經貿二路2 號) 報名期間 5 月31 日(五)至 7 月31 日(四)下午5 時止 (1)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2)承辦單位:輔仁大學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eMjr7L
活動辦法:https://esgardf.org/
25/7/01

面試心得|當初我怎麼考上雲林科大財務金融系?面試過程大公開!

哈囉大家,我是雲科大財金系的學生,來分享一下我當時面試的經驗。

其實面試真的沒想像中可怕,只要準備好心態和內容,還蠻輕鬆的。給準備面試的你們參考~



√ 面試前我做了哪些準備?

我面試前最怕不知道會被問什麼,所以就先在網路爬文,還問了學長姐,結果發現常問的問題差不多就是這幾個「自我介紹」、「你為什麼選這個系?」之類的,於是我就在家反覆練自我介紹,也花時間看了些財經新聞。


√ 面試當天狀況


那天我和兩個同學一起去面試,三位教授坐在桌子那邊,感覺蠻正式的,但教授們都滿親切的。

面試大概5分鐘左右,流程蠻快的。 首先教授就問:「最近有什麼新聞?」我就提了央行升息的事,說我覺得這會影響投資市場,也讓我更想好好學財務金融。

教授點點頭,看起來還滿滿意的。 接著是自我介紹,我大概講了我來自哪裡、我的興趣、學習狀況,還有參加社團的經驗。

然後他們問:「你覺得你有什麼特質適合讀這個系?」我回答自己喜歡分析問題,對數字敏感,也很有耐心,還說平時會關心股市跟財經新聞。

其中一個教授還問:「你家人對你念書有什麼建議?」我就說家人很支持我選自己喜歡的科系,也鼓勵我好好學習。

最後有個比較尷尬的問題:「你統測分數這麼高,為什麼不推甄台科大,反而選擇我們系?」我坦白講我比較喜歡財務金融這塊,而且覺得雲科大環境和老師都很適合我,所以選了這裡。


√ 總結

其實面試沒有說很難,問的問題都很基本,教授主要想知道你為什麼想念這個系,有沒有認真準備,還有你的個性是不是適合。

只要你做好準備,了解自己想說什麼,面帶微笑自信上場,肯定能通過面試!

希望這篇分享能幫助到你們,有什麼想知道的也歡迎問我~加油!

致理經濟系面試到底問什麼?準備簡報就夠了嗎?

其實我當初會選擇致理科技大學的經濟學系,說穿了就是真的對「經濟這玩意兒」滿有興趣的,再加上致理在商管這一塊的評價也不錯,感覺很實用又不會太硬。


說不定學一學,未來還能靠這個吃飯,哈哈~結果也真的是,現在我在銀行上班,整天跟數字、報表、產業報告混在一起,當年學的那些基礎經濟理論,真的有用上,完全不是白念的。 說到當年的二階面試,其實我超緊張的。


那天早上超早就出門,到了考場報到後,流程還算順,沒有太多等很久的情況。


整個流程其實滿簡單的,主要是分兩部分:一個是術科,也就是準備一份簡報報告自己,另一個就是面試。筆試?完全沒有,所以不用背大堆經濟理論去現場背書啦,鬆一口氣對吧。


術科的簡報部分我覺得還滿有趣的,就是要在三分鐘內介紹你自己、為什麼想讀致理經濟系,還要加上一個跟經濟相關的主題。
像我那時候就講了「共享經濟」的發展,講Uber、Airbnb那種,教授還有點點頭,好像有中(我自己猜的啦XD)。

報告完之後就是面試,採一對二,就是你對兩位教授。


他們會根據你的備審資料來發問,我記得我那份備審裡提到我對資訊科技有興趣,結果教授就問我:「你說你對資訊科技有興趣,但簡報又說你對服務創新也很有熱情,那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你啊?」我那時候有點愣住,但後來就順著回答說:「我對這兩個領域都有興趣,希望未來能把這兩塊結合起來,例如用科技創新做出新的服務模式。」


結果教授聽完好像有點滿意。


其實整個過程下來沒有想像中可怕啦,但準備還是要做足,尤其是備審資料真的不能亂寫,因為教授會針對你寫的每一個點來問,講得不一致就會被抓包。


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你要清楚自己為什麼想讀這個系,然後說出一個連自己都信服的理由,這樣在台上講的時候才會自然又有自信。


整體來說,我覺得那次面試不只是為了上大學,更像是在認識自己的一次過程,逼我去思考:我到底想學什麼?未來想做什麼?所以學弟妹們如果也要面試,不用太焦慮,反而可以當成一次練習,把你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加油,我當年可以,你們也一定可以!

《畢業爽啦!找工作歐趴許願池》

回想畢業的那一天,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每個畢業班都只有個位數的人能參與實體的畢業典禮,其餘的人就是線上觀摩直播。在直播接近尾聲時,台上司儀說出「畢業快樂」四個字的時候,我心想原來自己真的已經畢業了嗎?老實說好像沒有太大的真實感,可能是我沒有站在現場的關係吧。

畢業了,正式脫離學生身分,馬上就要到轉移新的環境工作,認識新的人。好幾天了,我還是對自己的未來有些不確定,但我對自己的工作還是還抱著期待的。不管未來會碰到甚麼性質的工作,我都希望能學習到不同的事物,並且把自己該做的職務做到最好。也希望我的同事和老闆也會因此欣賞到我的優點,認同我是個不錯的員工。最後,我想跟我的老闆說:「雖然我是剛出社會的菜鳥,可能對很多事都不大了解,不像其他同事那麼熟練,但是能來這裡上班我很開心,以後還要請你們多多指教了。」

在加油站當加油小妹的奇葩事

高三畢業那年暑假,我為了存生活費,在加油站打工當加油小妹。原本只是想賺點錢,沒想到遇到超多荒唐的事。
先是男同事動不動就對我毛手毛腳,還會故意摸我手、貼很近講話,還勸我不要去台北唸大學了,留在那裡打工就好。
女主管看到有些男同事對我比較客氣,就開始針對我,常常在群組標記我,抓小錯誤找理由罵我,搞得每天上班壓力爆炸。
客人也很扯,有人要加我LINE,買東西來給我吃,還有一個每天騎機車來加10塊錢的油,就只是為了每天看我一眼。(超噁)10塊欸!他應該騎到巷口就沒油了吧???
後來受不了就離職了。
立志大學好好讀書,不要再回去那個鳥地方打工。。。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畢業爽啦!Z世代整頓職場計劃 ✨

🎓 嗨大家~我是K,去年剛從交大畢業的新鮮Z世代

畢業那刻我才真正明白——畢業不是結束,而是我們Z世代整頓職場的開場大秀✨

還在唸書的時候,參加了不少工讀與實習,體會過了職場的酸甜苦辣、薪水入帳的快樂,當然踩雷也是沒少踩過~

但也正因為這些經歷,我越來越確定一件事: 💡我想找到的不只是工作,而是一份可以讓我快樂上班、安心下班的生活模式!

我相信工作可以很忙,但不能忙到沒有自己的生活🪫。 我想要的職場氛圍,是真誠、有趣、彼此支持的。 最好同事能變朋友,成為一起努力一起當生活與工作的夥伴~

我對工作的期待:在喜歡的路上發光發熱、下班不用回訊息、午休可以好好睡覺、團隊和諧有向心力!

🗣️ 想對未來老闆說一句話:「我不怕挑戰,但如果我開始只用emoji按讚,就知道我快要進入社畜模式了」

我們Z世代不是草莓,只要給我一個發光的舞台,我們也會成爲熱愛工作的快樂社畜!(希望是有很多錢的那種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