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空虛又浪費錢的麵麵  說著說著又想哭了
超級無敵空虛的泡麵
千萬千萬不要去買
什麼百位網紅推薦
那百位網紅是誰
給我出來
我保證下手輕一點
25/4/02
月底的救星 營多泡麵!!
朋友說口袋沒什麼錢的時候,都是吃印尼營多泡麵
便宜又好吃 一包才12塊 一次吃三包也才36塊
cp值超高
25/4/02
大稻埕慈聖宮 許家豬腳吃過會哭
白湯的豬腳很少,敢這麼做的一定是對料理很有自信
湯頭鮮美 豬腳軟Q 膠質滿滿 吃過一次立刻變成口袋名單
25/4/02
陶然亭北京烤鴨絕了!!好吃死了
《陶然亭餐廳》必吃當然就是北平烤鴨,堅持使用來自宜蘭不施打抗生素的紅面番鴨,會風乾一天再送入炭爐燻烤,師傅會在桌邊片鴨,建議鴨肉上桌也別太久,趁熱吃比較好吃。
25/4/02
面試時「教授提問背後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以下是一些有關面試時教授提問意圖的討論標題,能引發大家分享經驗、解析問題: 

面試時「教授提問背後的真正意圖」面試中教授問「為什麼選擇這個科系」,他們在看什麼?
當教授問你「未來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他們其實是想了解什麼?
面試時,教授問「你最擅長的技能是什麼」,他到底想測試你的哪一點?
面試中教授問「如果遇到挫折,你會怎麼處理」,背後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為什麼教授總是問「你為何認為自己適合這個科系」?他們期待聽到什麼答案?
面試問你「有什麼興趣或愛好」,其實是想知道你的哪些特質或能力?
教授問「你認為自己最大的弱點是什麼」,他們想看到的是你的誠實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教授問「你為什麼選這間學校」,他們其實想測試你對學校的了解還是動機?


歡迎大家來分享留言給予建議。



by落點小邊編
25/4/02
快放假了 了解一下清明節吃潤餅的由來
清明節之所以要吃潤餅,有一說是因為戰國時期使用蔥、蒜等五種調味料組成的五辛盤,
以祭祀春神祈求健康,由於味道過於辛辣,而逐漸改良
演變成現在包入各種菜色的的春餅、潤餅,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由於古代寒食節禁止生火三日,
需要吃不須生火的冷食而有吃潤餅的習俗,
又因為寒食節與清明節時間相近而混淆,才有清明節吃潤餅的說法與傳統。
25/4/02
「自主學習」和「多元表現」在不同科系的評分權重有何差異?
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引發討論的標題,可以讓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見解或經驗:

自主學習與多元表現在不同科系的評分權重差異 不同科系對「自主學習」的要求有差別嗎?哪些科系特別重視自主學習?
在文科系與理工科系中,「多元表現」的評分權重有多大差異?
醫學、法律、藝術科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什麼特別要求?這些科系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在設計系、社會學科系或理工科,如何平衡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的比重?
在這些科系的評分標準中,哪些更注重多元表現?
 


在大學面試與備審資料中,多元表現能加分嗎?科系之間有差別嗎?
為什麼一些科系強調多元表現,另一些則偏重學術成績?這種差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這些問題不僅能啟發對不同科系評分權重的思考,還能促進大家分享自己在學習與表現方面的經驗,進一步了解每個科系的特性和要求!

我是落點小邊編,希望能引發熱烈討論!
「大學跨域學程」和「雙主修」哪個對就業更有幫助?
大家好,我是落點小編邊。

想在大學期間學習多元技能,跨域學程 和 雙主修 是熱門選擇,但到底哪個對未來就業更有幫助呢?

雙主修 = 兩個完整學位,但修課壓力大,畢業時間可能延長?
跨域學程 = 精選特定領域課程,靈活補足能力,但專業深度較雙主修淺?

企業更看重「完整學歷」還是「跨領域能力」?哪種選擇在履歷上較加分?

不同產業的需求不同?哪些行業更重視雙主修,哪些更看重跨域能力?

有學長姐選過這兩種方式嗎?對求職真的有影響嗎? 

你覺得跨域學程或雙主修,哪個對未來發展更有優勢?還是有更好的學習方式?


歡迎學長姐們來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