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社會組高二生想轉戰自然組,還來得及嗎?
嗨囉,我是小邊編。

有位同學私訊提問:「我是高二下的社會組,當初選社會組只是為了讓高中輕鬆一點。但最近認真思考未來,才發現自己對自然組科系(像是藥學)更有興趣,數學其實也不錯,選的是數A,段考大概都有 80 分左右。」 

 自然科高一成績大多剛過及格線,現在開始會不會太晚? 
 
有推薦的參考書或學習策略嗎? 

 如果真的要轉組,該怎麼準備比較有效率? 


 有相似經歷、成功轉組的學長姐歡迎留言分享經驗,幫這位想翻身的同學找方向!
高二生現在開始準備學測會太早嗎?還是剛剛好?
收到一位高二同學來信,他正在面臨一個學習上的兩難處境:
 "我是高二下的學生,在考慮是否該開始準備學測了。一方面擔心現在準備太早,另一方面又害怕如果不及早準備,可能會重蹈國中會考失利的覆轍。但我又發現一開始準備學測,就會分心難以專注於學校段考的進度。這種矛盾讓我很困擾..."

大家都是什麼時候啟動學測複習的?

有沒有推薦的時間分配或讀書計畫? 

還是先顧好段考就好了?


歡迎學長姐分享你的時間安排或學測準備經驗,幫這位同學一起找方向!



by落點小邊編
高中讀資料處理科,大學可以讀資工嗎?
有位同學發問:「我是讀高職資料處理科的,未來想申請資訊工程相關科系,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很吃力?」

-備審資料該怎麼強調自己的優勢?
-有沒有哪些技能或作品可以加分?


歡迎有相同經歷的學長姐來分享經驗與建議!




by落點小邊編
聽說逢甲商學院資源很多?具體有哪些呢?
哈囉各位同學們,

有同學提問:「最近在考慮逢甲大學商學院,聽說資源很多很不錯,但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實際的資源可以用?有看到多名頂大畢業的教授,但不知教書強嗎?有沒有學長姐可以分享一下?」 


 歡迎正在就讀或已畢業的同學們來分享!!
交大外文系 甲組 vs 乙組有差嗎?課程會分方向嗎?
有明年要考學測的同學來問:「陽明交大外文系的甲乙組課程內容上的差異?」

官網讓人霧煞煞啊~

學士班課程是不是兩種領域都會學?

有學長姐能分享實際修課經驗嗎?



歡迎交大外文系的學長姐出來發聲,幫大家解惑!



By落點小邊編
高中職女生如何在大學推甄和備審中脫穎而出?
高中職女生如何在大學推甄和備審中脫穎而出?
 
想在大學推甄(繁星/申請入學)與備審資料中脫穎而出,
除了學業表現,還有許多加分亮點。
以下是一些具體策略,幫助你在教授和審查委員面前留下深刻印象:
 
## 🔥 一、備審資料關鍵亮點
### 1. **主題式備審:塑造獨特形象** 將備審資料塑造成一本「自我品牌書」,圍繞一個主題設計內容:
 - 例:**「熱愛照顧他人的溫暖推手」**(適合護理、社工)
 - 例:**「用影片紀錄世界的觀察者」**(適合傳播、影視)
 - 例:**「結合時尚與環保的創意行動者」**(適合設計、行銷)

### 2. **三大核心內容** - **動機清楚**:具體描述為什麼選擇這個科系。
 - **行動成果**:展示參與的課外活動、比賽、打工、志工或專題報告。
 - **成長與反思**:分享從這些經歷中學到的東西,以及如何變得更成熟。

### 3. **附上「作品集」、「實作經歷」** 不論是否為藝術類科系,皆可準備「成果彙整」:
- 拍過影片?剪輯畫面擷圖+連結
- 寫過文章?節錄文字+刊登連結
- 帶過活動?照片+流程設計圖
- 有特別研究?簡報+實驗記錄本

## 🌟 二、在老師推薦信與面試中發光
### 1. **提供老師「推薦信素材」** 幫助老師寫得具體有感:
- 例:「她在OO課堂中主動發言、樂於助人、還曾協助OO同學完成OO報告」
- 例:「她在校內外活動累積了OO時數的志工經驗,展現服務熱忱」

### 2. **模擬面試練習自我介紹與問答** 準備常見問題:
- 為什麼選這個科系? - 大學後的方向?
- 被錄取後如何規劃大學生活?

## 🎯 三、高中職女生專屬加分策略
### 1. **發揮女性特質的優勢** 例如:觀察細膩、感受力強、溝通能力佳等,適合教育、社工、心理、設計、文創等科系。

### 2. **展現「跨領域能力」** 凸顯結合實務與學術的潛力:
- 美工+行銷思維(適合商業設計)
- 餐飲+社群經營(適合餐旅行銷)
- 幼保+繪本創作(適合兒童文創、教育)

### 3. **善用社群與平台作品加分** 經營IG、YouTube、寫部落格、接案設計、做手作品牌等,
都可放入備審!

## 📌 範例小技巧:如何呈現 > 我不是最會考試的人,
但我是個「很會觀察人、也很在乎別人感受」的人。
> 三年來,我擔任班上活動紀錄小編,
也負責和學校社團媒合志工活動,
這讓我發現自己擅長處理人際關係。
 > 因此,我想進入貴系,學習專業的心理學與輔導技巧,
希望未來能在青少年教育或社會輔導的路上發揮我的長處。

...
25/4/14
面試時,展現「潛力」比展現「現有能力」更重要嗎?
各位即將面臨大學面試的學弟妹們!

在短短的面試時間裡,要如何讓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真的是一門學問!

有些人認為應該盡力展現自己已經擁有的能力和成就;但也有人覺得,更重要的是展現自己未來的學習潛力和發展性。

你認為在大學面試中,展現「潛力」比展現「現有能力」更重要嗎?

展現現有能力,可以讓教授更了解你目前的程度和實力,知道你已經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

但展現潛力,或許更能讓教授看到你未來的成長空間和學習的可能性,以及對該領域的熱忱和渴望。

這兩種展現方式,你覺得哪一種更能打動教授的心呢?又或者,兩者其實都很重要,只是比重的問題?

所以,想問問大家:你認為在大學面試時,展現「潛力」比展現「現有能力」更重要嗎?為什麼?請分享你的看法和經驗!


歡迎在底下留言,不論你是面試官、曾經的面試者,或是對這個議題有想法的朋友,都很希望能聽到你的真知灼見,幫助學弟妹們在面試時找到最有效的展現方式!




by落點編
你認為備審資料的「獨特性」比「完美性」更重要嗎?
有同學拋出一個問題:「在準備備審資料時,你覺得內容的『獨特性』比完美無缺的排版或格式還重要嗎?還是教授會更在意整體的精緻度與完成度?」 

教授會更被有創意的內容吸引嗎?
還是格式整齊、資料完整才是關鍵?
為什麼?

我是小邊編,歡迎大家來分享你的看法和經驗。


順帶一提 📢 |免費講座|
📅 4/11 (一) 19:00-20:30 @ Google Meet
🎓 職涯顧問 陳坤平老師 教你 面試全攻略!從備戰到臨場發揮,一次搞定
📌 詳細資訊 👉https://www.1111opt.com.tw/topic/27585536

 歡迎同學來參與!!
教授通常比較認真看哪個?多元綜整還是多元表現?
下午好,我是你們的小邊編。

有同學詢問:「在書審資料裡,教授到底會比較認真看『多元綜整學習成果』,還是『多元表現』?怕準備錯重點,努力都白費了QQ」 

兩者哪個比較關鍵?

教授在審查時會花比較多時間在哪一部分? 還是也不太會去細看呢?有哪些呈現方式能讓你更被注意到?

歡迎學長姐或有準備過的人來分享你們的經驗!
2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