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怎麼準備面試?看這篇就懂!

面試前我準備了這些

當時心裡有點沒底,我記得那時候剛收到面試通知,整個人都傻眼了。以前聽說過,這類學系的面試問題會很刁鑽,會問你很多關於社會現象、犯罪防治的東西。

我當時根本沒經驗,所以開始瘋狂看相關的新聞,像是青少年犯罪、網路犯罪之類的,基本的時事議題我都重新看過一遍。還有,對這個學系的介紹我也很用心地看,尤其是系上有一些課程內容和實習機會,我就開始思考「如果我進去了,未來的學習會是怎樣的?」。而且,還有英文自我介紹!雖然我知道面試應該是中文進行,但萬一有問題問英文呢?總之那段時間真的是一場準備大戰。


面試過程

終於到了面試的那天,看到其他跟我一起排隊的人,我的心情又開始升溫了。大家都看起來很冷靜,但我內心超級慌亂。進去面試的時候,當時有三位教授坐在桌子後面,我簡單自我介紹完,教授們就開始輪流問問題了。問題來得還算快,但也不是那麼難,讓我慢慢釋放了一些壓力。



其中問的問題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

為什麼想讀犯罪防治學系?

這題其實不難,但我當時的回答是:“因為我從高中開始,對社會問題、犯罪行為的成因很有興趣,這個學系正好可以讓我更深入了解犯罪防治的領域。” 當時我也有說到這個學系有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課程,覺得能從不同角度去學習這些問題很有吸引力。

你有參加過什麼與犯罪防治相關的活動嗎? 這題我沒想到教授會問,但還好我有事先準備過類似的問題。我提到了我參加過的社會服務活動,像是社區安全宣導和志工服務,這些經歷讓我對如何改善社會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學會了與不同的人合作和溝通。

在回答的時候,其實我還是會覺得有點緊張,畢竟面對教授時還是會有些小心虛,但也很感謝教授們並沒有讓我感覺太壓力。他們還很耐心地聽我說完,給我時間思考再回答,感覺不會有那種催促感。
 
面試結束後,我深深覺得,這次面試不單是對學科知識的考驗,更是對自己準備的考驗。


還記得當時自己看過那麼多資料,才發現自己在面對教授提問時,還是有些小小的漏洞。


如果你也準備參加這個學系的面試,真心建議你不要只準備學科相關的問題,還要多思考自己對這個領域的理解和看法,畢竟學系本身的課程和內容是挺廣泛的,教授們一定會想了解你為什麼選擇這個領域,也希望看到你對未來的規劃。

靜宜大學會計面試生存指南:那些教授沒說,但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緣起:在數字的世界裡找到方向✨

高中時,我對數字特別敏感,總覺得它們有種獨特的邏輯和魅力。

在選填志願時,我開始研究各個大學的商管科系,發現會計學不僅與數字息息相關,更在企業的運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同企業的語言,記錄著每一筆交易,分析著每一項決策。靜宜大學在商管領域一直有著良好的聲譽,加上其溫馨的校園氛圍和完善的學習資源,讓我對這裡的會計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因此,在學測成績公布後,我便毫不猶豫地將靜宜會計系列為我的第一志願,並開始積極準備二階面試。


面試當天:一場與未來的對話✨

還記得面試當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靜宜大學。校園裡的綠意盎然稍稍緩解了我的緊張感。
報到後,我被引導到一個準備教室,裡面已經有不少和我一樣等待面試的學生。大家彼此交換著眼神,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既期待又緊張的氛圍。


✨當天面試的流程大致是這樣:

首先是報到與資料審查,確認我們的學測成績和備審資料。接著,我們被分批帶往不同的面試教室。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靜宜會計系的二階面試沒有筆試或術科考試,完全是個人面試的形式。
這讓我鬆了一口氣,因為相較於紙筆測驗,我更希望能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展現自己的想法和特質。

教授的提問:探索我的熱情與潛力 走進面試教室,三位教授親切地向我點頭示意。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面試的過程大約十幾分鐘,教授們主要圍繞著我的備審資料和對會計學的認識進行提問。
我還記得教授們問了我許多問題,包括:
請簡單自我介紹。
為什麼選擇靜宜大學會計學系?
你對會計學有什麼樣的理解?
你在高中參與過哪些社團活動?
從中學到了什麼?
你未來對大學生活有什麼規劃和期望?
如果進入本系,你認為自己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你對目前社會上發生的財經新聞有什麼看法?(教授舉了一個當時的時事題)
在眾多問題中,我覺得最難回答的一題是:「你對目前社會上發生的財經新聞有什麼看法?」。
 

當時,雖然我平時也會稍微關注新聞,但對於專業的財經議題並沒有深入研究。教授提出的那個時事題比較具有深度,需要對相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並且能夠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見解。

我當時只能憑藉著自己有限的知識,盡力表達我的初步看法,並且坦承自己在這方面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回答可能不夠深入和全面,但也許我的誠實和願意學習的態度讓教授們看到了我的潛力。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現在回顧當初為了面試所做的準備,以及面試當天的經歷,我更加確信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靜宜會計系提供了紮實的專業知識,也給予了我許多實務學習的機會。我很慶幸當初鼓起勇氣,勇敢追逐自己的興趣。

準備大學面試的過程,不僅是對知識的檢驗,更是一次認識自我、探索未來的機會。
重要的是展現真實的自己,表達對所選科系的熱情和對大學生活的期許。

即使遇到難題,也不要害怕,誠實面對並展現學習的意願,往往能贏得教授的肯定。希望我的這段經歷,能給未來也想申請靜宜大學會計學系的學弟妹們一些參考和鼓勵。

勇敢追夢吧!在靜宜,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

國立聯合大學機械系面試流程公開,有哪些問題必準備?

📍 面試流程是怎樣的?


記得那天一進面試室,我真的超級緊張!
面試的時候,教授一開始就讓我自我介紹,這時候我想,哇,好像還是要準備一個簡單的版本。 大概說說我來自哪裡,然後提一下為什麼選這個科系。像我就簡單提到我從小對機械有興趣,還參加過機器人比賽。然後,接下來的問題也開始了。



📍 面試問題

1. 自我介紹 這個應該是每場面試都必問的吧。我那時候就簡單介紹了自己,沒有說太多深奧的東西,只是讓教授了解我是誰。建議大家可以準備個短一點的版本,像我就是 1 分鐘內介紹完,然後再做一個 3 分鐘的版本,可以稍微深入一點,這樣無論教授問得多不多,都能應付得來。

2. 為什麼選機械工程?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蠻多人會問的,畢竟大家都想知道為什麼你選這個科系。當時我就說我對機械有興趣,從高中參加過比賽之後,我更想深入了解機械這塊,還蠻希望未來能做一些設計或是研發工作。教授聽完後,好像對我的選擇也有點了解吧,反正就是保持自然。

 3. 你的優缺點是什麼? 這題我有準備過,因為大家一定會問。回答這種問題,最好是誠實一點,不要說自己沒有缺點,這樣反而會讓人覺得不真實。我那時候說,自己在團隊合作時比較注重細節,有時候會為了完美做得比較久,但我也在學習放手,讓團隊其他人參與更多,這樣看起來既誠實又有自我反省的感覺。

4. 遇到挑戰時怎麼處理?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還蠻簡單的,因為我記得高中時參加機器人比賽時,曾經遇到過程式錯誤,當時真的很慌,但我還是冷靜下來查資料,最後順利解決。教授聽了之後,好像覺得我處理問題的方式還不錯,就不再問太深。

5. 畢業後的規劃是什麼? 這一題算是經典問題了,教授其實也蠻關心你是不是對未來有規劃。
 

我那時候就說,希望能進入機械領域工作,像是設計、研發之類的,然後強調自己希望能將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講完之後,教授還問我對機械行業的看法,這時候就要保持冷靜,好好回答他們的問題。

如果你也即將進行這樣的面試,真的不用太焦慮。保持冷靜、準備充分,並且對自己有信心。因為面試不僅是對你知識的考驗,更是對你態度的檢視。

面對教授的問題時,不需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最重要的是表現出自己真實的一面,讓他們看到你對這個科系的熱情和未來的規劃。

早上想睡、半夜精神爆棚,該怎麼調整作息提升白天讀書效率?

早上好,我是小邊編。
分科測驗邁入倒數階段,有聽到同學說準備分科測驗時,
早上想睡沒精神,書完全讀不下去,但一到12點精神又滿血!
是該強迫自己早點休息,還是半夜精神好時拚命讀書?
怎麼調整作息才能讓白天更有效率?

有沒有學長姐或同學能分享你的作息調整秘訣或讀書時間安排?


快來留言幫高三作息混亂的同學找到最佳狀態,衝刺升學考吧!

📘 **《創新與創業精神》讀後心得**

📘 **《創新與創業精神》讀後心得** 作者: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譯者:慈玉鵬|出版社:博雅|出版日期:2025/04/21 當今社會變化迅速,傳統的成功法則已無法因應未來的挑戰, 而彼得.杜拉克在《創新與創業精神》一書中, 早已為我們描繪出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 那就是**以系統化的方法實踐創新,並以紀律性的態度落實創業精神**。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啟發, 是杜拉克對「創新」的定義並非來自靈光一閃的天才想法, 而是來自**對環境變化的敏銳觀察與有系統的實踐**。 他點出七個創新機會來源, 如預期之外的成功與失敗、流程的需求、產業與市場的結構變動、人口結構的改變等, 讓我明白:創新不是憑空想像,而是觀察、歸納與行動的結果。 ... 杜拉克筆下的創業精神,也遠不只是開創一家新公司。 他強調**創業是一種態度、一種對機會的追求與對成果的負責**。 企業內部也需要創業精神(Intrapreneurship),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同樣需要具備創新思維,才能與時俱進。 這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在工作或人生中,是否只是按部就班地執行, 還是有勇氣重新定義目標、優化流程,甚至創造價值。 ... 書中還強調了一個極重要的觀念:「創新與創業精神可以學習,也應該被學習。」 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也帶來挑戰。 我們無需自視為天才,只要願意觀察現實、學習方法、勇於試錯, 就可以成為有創新與創業能力的人。 ...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反思自己能否在生活或工作中成為一個「創新者」與「改變者」。 我是否能用不同的視角看待日常中微小的不便? 我是否願意把握那些看似瑣碎但實則蘊含潛力的機會? 杜拉克用理性與實證幫助我們突破迷思, 也提供行動藍圖,這不僅是一本談創業的書, 更是一部現代人的思考指南。 總結來說,《創新與創業精神》不只是給創業者的書, 它是一本**每個在變動世界中求生、想成長的人都該讀的經典**。 它讓我明白,唯有主動改變與持續創新,才能真正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
25/5/28

面試被教授問「還有填什麼系」要怎麼回答才不踩雷?

最近這幾週都是大學面試,有人問了一個大家可能也會遇到的問題: 

如果教授在面試時問「你還有填哪些系?」到底要怎麼回答才不會扣分?

直接誠實說?還是要拐個彎?有沒有什麼安全又不失禮的答法?

有經歷過面試的學長姐,可以分享一下你們怎麼回的嗎?或是有被問過這題的同學,當下是怎麼應對的? 

面試到底誠實比較好?還是應該策略應對? 

有什麼關鍵字或講法,是可以展現誠意但又不太踩雷的?


歡迎來留言,希望能幫助到這位同學📝



By落點小邊編

備審資料D1.2.3一次聽懂!

高三最後衝刺,你知道怎麼準備D1.2.3嗎?

📄 D1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怎麼寫出個人故事?
🧩 D2學習歷程自述,怎麼針對科系,寫得有亮點、有脈絡!
📝 D3是什麼?哪些資料能為我加分?

💡 這場講座,帶你一次搞懂備審三大重點,做出有力的資料

🔸 講者: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
🔸 時間:5/27(二)19:00-20:30@Google Meet
🔸 報名連結:https://prompt.1111.com.tw/lecture/

📢 快分享給同學、老師,一起把握最後備審機會,完整呈現你的高中三年!

二階放榜倒數!選學系重要還是學校重要?

大家早上好,我是落點小邊編。

小編最近聽一位鄰居的媽媽的說:

二階錄取快放榜,孩子正面臨選校選系的大抉擇!

到底是挑名氣響亮的學校重要,還是選對有興趣的學系更關鍵?
比如選頂大但科系興趣普通,還是選一般學校但科系超愛?
對未來職涯或出路影響大嗎?
有沒有學長姐、過來人或家長能分享你的選校選系經驗?
怎麼幫孩子找到最佳選擇?


快來留言給這位焦慮媽媽一點建議,或是分享你的看法或心得建議吧。

💡 題外話 |明晚 7 點有場超實用的講座!關於備審講座重點整理

🕖 時間:5/27(二)19:00-20:30@Google Meet
📢 地點:Google Meet(線上講座)
🎓講師: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
🎯 主題: 高三備審講座重點整理 📄 D1-D3怎麼準備?一次搞懂!
🔗 報名連結:https://prompt.1111.com.tw/lecture/

有興趣的朋友趕快記下時間,一起來學習吧!😊

五專插大怎麼準備才穩?求讀書秘訣!

哈囉大家!
有聽到一位五專生說:

想拚插大,但完全不知道怎麼開始準備!
插大考試要讀哪些科目?備審資料怎麼寫才吸睛?時間該怎麼分配?
有沒有插大成功的學長姐能分享你的準備撇步或經驗?


歡迎知道的人來留言喔!

分科測驗物理怎麼救?公式背不熟怎麼辦?

同學們早上好,我是落點版的小編邊。

有同學之前沒有錄取上學校,只好報名分科測驗:

分科測驗物理的公式蠻多的,背了就忘,考場直接腦空白!

怎麼準備才能把公式記牢又靈活運用?


有沒有學長姐或物理達人能分享你的記憶訣竅、解題技巧,或推薦的神級複習資源?



快來留言幫這位同學幫助他的物理考試,衝出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