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說:「隨著科技進步與醫藥知識不斷推陳出新,整體醫療照護體系日益完善,人類壽命逐步延長,全球也同步邁入高齡社會。」他強調,未來的關鍵不僅是「活得久」,更要「活得好」,不只是延長生命的長度,更需關注生命的品質。副校長詹盛如表示,大學不只是知識生產的場域,更是價值創發與社會責任的行動者。當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正大學選擇以『跨域、共創、國際接軌』為方向,攜手NICA與TICA,投入以人為本的智慧長壽創新。學校未來將更專注在人文社會面向的高齡研究,涵蓋高齡者的廣義勞動參與、福祉實踐與人權倡議等主題,並整合本校成人教育、心理、運動科學、犯罪防治等系所專業師資。
2025-07-03
校園新聞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目前經美國及台灣食藥署都已核准的重度憂鬱症治療方法之一;透過磁場在大腦皮質誘發微弱電流,以調節異常的神經活動。然而,臨床經驗顯示rTMS的治療效果因為個別憂鬱症症狀差異大而無法完善,因此如何提供更精準的治療參數與預測機制,已成為實現個人化精神醫療的重要課題。本研究應用了「全息希爾伯特頻譜分析法(Holo-Hilbert Spectral Analysis, HHSA)」,這項技術由黃鍔院士於其任職中央大學期間所領軍開發,能如精密3D 顯微鏡般解析腦波中不同頻率之間的動態調變互動,揭露過去難以察覺的腦訊號型態,而病症潛藏於大腦中的密碼,也正透過這項技術逐步被解開。藉由此創新方法,中央大學認知智慧中心主任阮啓弘教授、蔡怡君助理研究員與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李正達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發現與憂鬱症狀與治療反應相關的關鍵腦波指標,並突顯出這類腦波型態對於預測治療反應的高度潛力價值。
2025-07-03
校園新聞
台北市教育局與龍華科大合作辦理「產業新手村-電動車產業」見學活動,帶領國中小師生與家長實地參訪LUXGEN與黎明技術學院,透過互動教學、職場導覽與組裝體驗,啟發學生探索智慧車輛與未來職涯路徑。
2025-07-02
校園新聞
淡江大學在114年度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中,共通過102件,創下歷年新高,通過率達53.12%。理學院與商管學院表現尤佳,顯示教學制度、師生互動與研究輔導皆具成效,展現淡江培育學生研究力的深厚實力。
2025-07-02
校園新聞
高餐大於菲律賓舉行之「ICRTH 2025國際責任觀光與餐旅會議」發表10篇論文全數入選,勇奪最佳論文、榮譽論文及最佳學術發表等大獎,研究涵蓋生成式AI、災害韌性與動物倫理,展現師生於永續觀光的國際學術實力,成功拓展國際影響力與東南亞合作網絡。
2025-07-02
校園新聞
文化大學外籍生攜手北投國中推動「國際多元文化社團」,讓國中生不出國也能環遊世界!12 週課程橫跨4 國文化,從印尼牛肉、俄羅斯娃娃到聖文森火山與越南藝術,激發學生國際理解與文化尊重。
2025-07-02
校園新聞
本次研討會由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召集來自來自台灣、韓國、越南、日本、印度、蒙古、美國及中國大陸等多國的學者專家齊聚一堂,針對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所推動的「讓美國再次偉大2.0」(MAGA 2025)政策,與中國推行的「中國製造2025」(MIC 2025)兩大戰略的交鋒,展開跨國及跨領域的深度對話。
2025-07-02
校園新聞
本次營隊以「ESG教育(環境、社會與治理)」為主軸,配合「班班有平板」政策,設計出多元化、互動性高的課程,學習重點為「環境的探索與愛護」、「生活習慣的養成」、「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等,涵蓋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且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課程透過因材網學習平台與平板操作,結合互動學習單,提升學生的數位素養與永續思維。
2025-07-02
校園新聞
成大人力潛艇隊員在期末考結束當天即趕赴美國參加比賽。這次比賽共有 6 國 17 隊參賽,地點在美國華府郊區全球最頂尖的船模實驗室─大衛泰勒船模水槽。該水槽屬於美國海軍水面戰鬥中心,為紀念提倡科學研發軍艦設計的大衛泰勒將軍而命名,平時是外人難以進入的軍事重地,因此每位參賽隊員都須事先申請,並被限制活動範圍。但是大會也很大方地將我國國旗與其他參賽的美、英、加、星、波蘭國旗並列高懸於會場內。
2025-07-02
校園新聞
競賽自今年一月初啟動初賽徵件,共有22組跨單位團隊參賽,經第一階段書面審查後共有15組入圍決賽。參賽團隊聚焦行政服務中實際痛點,提出涵蓋資料自動化、人力配置優化、法規比對、報告撰寫、學生學習支持等多元創新方案,顯示中原職員在AI技術應用上的敏銳觀察與實踐潛力。
2025-07-02
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