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陽明交大攜手台積公司,共同推動「Belight AI 悅讀半導體」科普計畫。今年暑假,電子研究所的 40 多位學生化身熱情講師,走遍全台各地,深入社群,將 AI 與半導體的知識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科技更貼近每個人,啟發更多人對創新科技的興趣與想像。
2025-07-04
校園新聞
暑假開始,東吳大學的暑期國際營隊也陸續登場,來自美國三所大學的暑期營隊接力抵達台灣,期間不但有豐富而密集的華語課程,每天下午都安排了各式文化體驗與校外參訪,讓參加營隊的學員對在地文化有更深度的了解。
2025-07-03
校園新聞
為深化國際交流、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於6月22日至29日暑假期間舉辦「東北亞政治經濟」海外移地教學課程,由社會科學院院長暨國際系主任張心怡親自帶領17位學生,前往日本關西地區展開為期八天七夜的海外學習。該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透過實地走訪與跨文化交流,強化學生對東北亞地區政治、經濟與外交發展的理解,藉以提升學生的全球視野與國際實務能力。
2025-07-03
校園新聞
高雄大學開設《半導體體驗新手村》課程,針對非理工學生設計5日密集訓練,帶領學員走進晶圓廠無塵室,掌握晶片製程與園區職涯趨勢。課程整合企業參訪與就業媒合,深化跨域人才培育。
2025-07-03
校園新聞
清華大學今發表王默人傳記《錚骨刀筆書浮生》,由遺孀周安儀撰寫,紀錄作家曲折人生與社會書寫使命。當日亦舉行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加入臺文館「文學館家族」儀式,推動文學資產跨世代傳承。
2025-07-03
校園新聞
台灣高教新里程碑!成功大學與義守大學簽署合作協議,結合成大的學術實力與義大的國際教育優勢,共同培育南部產業升級所需人才,打造「大南方矽谷」國際人才庫,為臺灣高教國際化與產學鏈結開創新局。
2025-07-03
校園新聞
醒吾科技大學舉辦國際輔導研習營,透過文化課程、情緒照護、企業參訪與手作體驗等多元內容,提升教職員國際學生服務與跨文化溝通力,深化教育國際化與友善校園環境建構。
2025-07-03
校園新聞
成大沈孟儒校長致詞表示,他對本次與義守大學的合作期待很久,因為雙方在教育使命上高度契合,皆為立基南部、放眼國際的高等學校。沈校長指出,臺灣的前途決定在高等教育的發展,而高等教育發展以人才與創新為兩大重點,其中人才是基礎根本。他進一步提到,成大有豐富的社會資源,而最重要的資產正是超過22萬名的校友力量,其中不乏來自各地的國際校友們,已有多人在當地政府部門擔任要職,展現成大高教的社會影響力。他強調,外國學生是成大重要的生源,因此除了積極往外招生,也期望與國內學校建立夥伴關係,從國內招攬優秀學生,共同提供完整的專業訓練。本次成功大學與義守大學合作,兩校將一起共榮,成就共好,並肩走得更遠更久。
2025-07-03
校園新聞
NIBES(The 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 Schools)自1996年創立以來,即為全球具影響力的商學院聯盟,採邀請制,每國僅有一所代表學校。元智大學自2019年受邀加入,為台灣唯一成員,今年亦首次擔任年會主辦單位。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於開幕致詞時表示,NIBES展現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典範,亦為其他學術領域提供借鏡。元智雖屬中型大學,但具備跨領域完整學制,並以AI發展與全校雙語教學為核心發展方向,與Google、Microsoft、AWS、以及台積電等指標企業建立緊密合作,積極推動產學共創。
2025-07-03
校園新聞
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說:「隨著科技進步與醫藥知識不斷推陳出新,整體醫療照護體系日益完善,人類壽命逐步延長,全球也同步邁入高齡社會。」他強調,未來的關鍵不僅是「活得久」,更要「活得好」,不只是延長生命的長度,更需關注生命的品質。副校長詹盛如表示,大學不只是知識生產的場域,更是價值創發與社會責任的行動者。當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正大學選擇以『跨域、共創、國際接軌』為方向,攜手NICA與TICA,投入以人為本的智慧長壽創新。學校未來將更專注在人文社會面向的高齡研究,涵蓋高齡者的廣義勞動參與、福祉實踐與人權倡議等主題,並整合本校成人教育、心理、運動科學、犯罪防治等系所專業師資。
2025-07-03
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