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為了讓綠能行動不只停留在理論,更走進生活、走進土地,有限責任花蓮縣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於2025年6月18-19日,攜手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師生與社區夥伴,共同展開一場為期兩天一夜的「跨區域公民電場觀摩暨交流活動」。此行走訪雙北與宜蘭,深入實地參訪臺灣最前線的公民電廠與能源設施,不僅貼近當前能源發展現場,也從中挖掘出公民參與、能源自主與生態共存的多元路徑與靈感。
2025-06-30
校園新聞
由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多感官輔療教室」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林玲伊主任所帶領的職能治療師團隊,已深耕服務滿 3 年,持續透過跨專業合作,致力於協助服務使用者在感官環境中進行有意義的探索與學習活動。
2025-06-30
校園新聞
世新大學再次以卓越的辦學實力贏得全台校長的高度肯定!根據2025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調查結果,世新大學在「大學五長互評」的大眾傳播領域勇奪私校第一、全國第二,穩坐傳播教育的領航者地位。這項評比由全台126所大專院校的一級主管,包括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及國際長共同參與,透過無法選擇自家學校的公平機制,全面檢視各校在傳播教育的辦學成就與競爭力。
2025-06-30
校園新聞
大葉大學國際暨兩岸交流處舉辦「菲律賓假日學校烘焙藝術營」,迎來37名菲律賓學員,展開為期十天的文化體驗之旅,其中,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結合台灣茶文化,特別設計了茶點麻糬與客家擂茶的教學活動,讓國際學員從實作中認識台灣飲食文化。
2025-06-30
校園新聞
龍華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系林宗新副教授師生團隊,參加2025第18屆波蘭國際發明創新展(INTARG),作品《銅合金半導體薄膜的製造方法》以創新科技,贏得國際評審一致青睞,榮獲金牌肯定,同時獲頒INTARG大會鉑金獎殊榮,充分展現團隊優異研發實力!
2025-06-30
校園新聞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支持下,於6月21日啟程前往紐西蘭南島,展開為期多日的海外移地教學活動。此行以實地觀察自然地景為核心,延伸課堂所學,深化學生對地理環境與永續議題的理解與關注,強化跨文化與國際永續議題的認識。
2025-06-30
校園新聞
淡江大學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最新公布的2025-2026年全球大學排名(2025-2026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中表現亮眼,化學學科名列全球排名第406名,較去年大幅進步74名,展現持續躍升的學術能量與國際影響力。此外,工程學科也取得全球第985名的成績,助力淡江大學總排名推進至全球第1,267名、全國第15名,較前期進步124名,成長動能強勁。
2025-06-30
校園新聞
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養殖系教授邱國勛所帶領的水永續實驗室,以全球首創的「無抗雙黃連草藥配方」與「AI 疾病預測系統」雙核心解決方案,贏得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市場合作商機。日前在中山醫學大學第一屆全國智慧醫療暨永續發展創意競賽中,水永續實驗室學生組成的團隊AquarCare+,以作品《智能養殖 永續守護:助力藍色經濟升級》脫穎而出,榮獲「永續發展組第一名」;另外也在2025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贏得商業服務組銀獎以及永續發展組永續獎,以及經濟日報主辦的第九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學生組獲得優勝佳績。
2025-06-30
校園新聞
教育部自2017年開始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以在地連結和人才培育為核心,透過促進「地方創生」與「國際連結」議題,讓台灣產業能創造新的契機,讓青年回流與走向國際達到雙贏。南華大學USR團隊是國內唯一同時推動「慢食、慢遊、慢活」的典範,不僅透過「慢城學跨領域學分學程」培育青創人才,教師團隊亦將學術專長與地方產官學合作,更拓展國際外交展現「Taiwan Can Help」的精神。該校副校長葉月嬌於6月19日至22日受邀至韓國參加「世界慢城大會」。
2025-06-30
校園新聞
解剖學是醫學生認識人體構造的重要學科,不僅引導學生探索人體奧秘,也蘊含深厚的人文關懷與生命教育,透過大體老師無聲卻有力的身教,讓學生省思生命的價值。高雄醫學大學於114年6月26日舉辦113學年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向大體老師、器官捐贈者以及病理解剖者致上最深的敬意,也向成就這一切的家屬們表達謝意。
2025-06-27
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