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校園新聞
教育部自2017年開始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以在地連結和人才培育為核心,透過促進「地方創生」與「國際連結」議題,讓台灣產業能創造新的契機,讓青年回流與走向國際達到雙贏。南華大學USR團隊是國內唯一同時推動「慢食、慢遊、慢活」的典範,不僅透過「慢城學跨領域學分學程」培育青創人才,教師團隊亦將學術專長與地方產官學合作,更拓展國際外交展現「Taiwan Can Help」的精神。該校副校長葉月嬌於6月19日至22日受邀至韓國參加「世界慢城大會」。
2025-06-30
校園新聞
解剖學是醫學生認識人體構造的重要學科,不僅引導學生探索人體奧秘,也蘊含深厚的人文關懷與生命教育,透過大體老師無聲卻有力的身教,讓學生省思生命的價值。高雄醫學大學於114年6月26日舉辦113學年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向大體老師、器官捐贈者以及病理解剖者致上最深的敬意,也向成就這一切的家屬們表達謝意。
2025-06-27
校園新聞
對抗暖化的重要手段即是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其中淨零碳排已是全球追求的共同目標,而「自然碳匯」是其中一種做法,包括森林、大型藻類等捕捉二氧化碳均廣受討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養殖系在「削減溫室氣體」的思考上以海門冬應用在畜牧業飼料以減少甲烷的排放來對抗暖化,相關海門冬養殖研究獲得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mpact Factor 8.0) 刊登,振奮合作的產官學團隊:包括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以及水試所進駐廠商高科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6-27
校園新聞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花蓮縣國際教育中心、花蓮縣立忠孝國小與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共同協辦的「文化探險英語營」(Cultural Adventure English Camp),於花蓮縣宜昌國中熱鬧登場。本次營隊由語言中心吳佩儀老師擔任總策劃,集結來自十一個國家的國際學生,包括巴西、瓜地馬拉、哥倫比亞、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海地、緬甸、印尼、吉爾吉斯、馬拉威與史瓦帝尼,與東華在地學生攜手組成多元文化教學團隊。
2025-06-27
校園新聞
大葉大學在114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再創佳績,共有10件計畫獲得獎助。其中應用日語學系就通過3件,展現深耕教學創新的成果,外語學院副院長李美麗更是連續7年獲「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肯定。
2025-06-27
校園新聞
現年45歲的姚羿飛原本是婚禮主持人,遭逢疫情轉職為課輔老師,因想提升求職條件,讓他決心進入崑山科技大學攻讀環境工程研究所,每週四天從南投來回通車三小時至台南上課,克服年齡與通勤挑戰,專注碳排與永續議題研究,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畢業後他期望結合自身口才與專業,將環境教育帶進教室,成為傳遞知識與希望的實踐者。
2025-06-27
校園新聞
淡江大學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日前公布的「2025年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 2025)」中再創佳績!繼去年度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首度擠進百大後,今年SDG6「潔淨水與衛生」也躋身前百,分別位居全球第22、54名,在全國分別排名第2、第3,顯示淡江推動永續發展的行動力與成果持續升級。
2025-06-27
校園新聞
面對生成式AI技術革新浪潮,嶺東科技大學積極布局,透過系統化策略推動教學轉型與升級,建構具有永續性之AI教學生態體系。近期,該校於藝術中心隆重舉辦「教師應用生成式AI融入教學成果展」,匯集設計、時尚、智慧科技、商管、民生五大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近40位教師的成果,展現嶺東「普及AI素養」與「深化專業應用」雙軌並行的教育藍圖。
2025-06-26
校園新聞
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碩士班《海之彼方》畢業創作聯展,於114年6月24日上午10時30分在臺東市寶町藝文中心舉行開幕茶會,展期至7月4日止(週一休館)。此次展覽為碩士班首度舉辦的畢業創作雙人聯展,創作者分別來自日本東京和雨都基隆。
2025-06-26
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