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 /

落點/書審面試

推趴
150 粉絲
648 話題
有關落點、填志願、備審、面試大小事,都可以討論、交流!

此區委由 1111人力銀行落點分析團隊管理😊

🌟書審面試 有獎徵答🌟 點按查看

(若活動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1111人力銀行

趴特(Part)規範:

1. 落點分析,請點我:AI落點分析
2. 不可以進行人身攻擊、詐騙或惡意誹謗 etc.
3. 禁止非落點分析相關討論,包含任何形式業配文!!!
4. 如果有任何問題要聯絡版主,請寄信:
5. 和落點分析完全無關的內容,將由版主刪除,若多次違規,帳號將無法在此趴特上發文、回覆

OPT歐趴糖全站話題趴特(Part)試營運中
New

作品集沒趕上時間繳交怎麼辦,可在面試的時候直接帶去嗎?

早上好,各位同學,我是小邊編。
有同學說: 「我準備的作品集來不及在期限前上傳,現在只剩面試那天了…可以直接帶去現場給教授看嗎?會不會因為沒上傳就被扣分?」

如果你是視覺設計、多媒體設計、建築這類重視作品集的科系,

錯過了上傳時間還有沒有補救機會?

教授會願意當場看嗎?還是這樣根本是大地雷?!

誠徵學長姐經驗談!


你曾經現場補交成功過嗎?還是建議乖乖照時程上傳才是王道?



留言給後輩們一點方向吧~

面試當天需要準備三折頁嗎?

有同學說: 聽說現在很多人面試都會準備「三折頁」讓教授快速認識自己,內容還會加上簡歷、自傳、成績、亮點經歷等等,看起來專業又完整,但也有人說三折頁不是必要的,
只是加分用的工具而已…

所以我們來問問大家...

三折頁真的「必備」嗎?
如果沒準備,會被扣印象分嗎?
要準備的話,有哪些內容是「必放」的?


歡迎有準備過、已經面試完的學長姐們來分享經驗!讓還在猶豫的同學少踩一點雷!

若是小組面試需特別注意什麼?準備什麼嗎?

小邊編收到了同學提問!

「如果是小組面試的話,到底該怎麼準備啊?跟個人面試差不多嗎?還是要準備的方向完全不一樣?」
 聽說現在不少科系在二階面試會採小組面試的形式,但網路上的資訊大多都是個人面試的準備技巧,小組面試相關的分享相對很少。

有些同學說是自由討論形式,有些說是情境模擬,有些甚至說還會選引言人…

到底小組面試該怎麼準備比較好? 是要強調領導能力?還是傾聽與合作? 會不會太搶話反而扣分?不講話也會被刷掉嗎? 

想請問各位有經驗的學長姐、小組面試倖存者們~ 你們當初是怎麼準備的?
實際上是怎麼進行的? 有什麼小撇步可以分享給我們嗎? 


歡迎留言一起集思廣益,小編會整理大家的回饋給其他也在準備小組面試的同學!

高三還有「轉組」的必要嗎?一類轉二類還來得及嗎?

小編最近收到一位同學的來訊,內容讓我們覺得應該也有不少人有相同的煩惱:

這位同學原本因為「想偷懶」選了社會組,但後來發現——自己根本對社會組的科系沒興趣。

他在最近一個多月下定決心自學自然組的必修內容,目前覺得進度與吸收成效還不錯!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擔心個申二階審查時,在校成績沒有自然組選修會被扣分?
大學如果真的上了自然組科系,自己卻完全沒有選修基礎,會不會跟不上?

於是他想問——
1. 高三還有「轉組」的必要嗎?
2. 還來得及嗎?還值得嗎?


不管你是曾經也轉組的學長姐,或是現在正在類似十字路口的同學,

歡迎留言一起討論:你覺得他該怎麼做比較好?歡迎來留言討論喔

多元表現和多元表現縱整心得

多元表現跟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是差在綜整心得是先讓教授了解多元表現大致內容嗎? 所以他們兩個內容大致相同 只差在詳細程度嗎? 另外備審決定自行上傳pdf 也就代表多元表現需自行整理一份上傳?
25/5/10

什麼是「超篩」?被說超篩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編最近在社群裡看到不少同學說 「我超篩了…現在根本不敢想二階有沒有希望QQ」

或是「壓線進面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超篩太嚴」

讓小編也開始思考一件事——

❓「超篩」到底是什麼?它會怎麼影響錄取結果?

以下是小編的疑問清單,希望有學長姐或升學達人可以來解答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惑,或你曾經是被「超篩」影響到結果的那個人,歡迎一起留言討論!

五專三年級可以考大學嗎?

有專三同學問:「我現在專三?想考大學,該怎麼辦?還來得及嗎?」

小編想把這個問題丟給各位學長姐、分科戰士、或是成功考上的前輩們~
一起來幫這位同學解答


專三生若目標是升學,該從哪裡開始準備?
是該走統測、還是拼學測/分科比較好?
專三開始準備,會不會太晚?要注意什麼?
 如果想轉考一般大學(非科技校系),有成功案例嗎?


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是怎麼從專三一路規劃上來的?

或是有哪些過來人的建議、提醒、甚至是踩過的坑,都歡迎分享給正在迷惘的同學!

高職生可以考學測嗎?

有一位同學: 「目前是廣設科,對台藝大的多媒體動畫系非常有興趣,想拼國英學測進入台藝,但聽說學測比統測難很多,加上自己底子不算好,國文會考差一題A、英文是B,現在才開始準備真的來得及嗎?」 


二下快結束,開始準備學測是不是太晚? 

從統測轉戰學測會不會太吃力?這個問題應該也困擾不少高職生吧?

如果你也曾經猶豫過「我有沒有可能考學測上理想大學」,
歡迎一起在留言區分享想法與經驗!也歡迎學長姐來幫忙給點方向與鼓勵!



by落點小邊編

學測、分科測驗讀不完?該怎麼做好讀書筆記?

最近有同學私訊小編:「學分科測驗範圍這麼大,每次讀都覺得讀不完,筆記也不知道怎麼做才有用…」
大家是不是也有一樣的感覺?
課本太厚、考點太多,背完又忘、做筆記像抄書但考前根本不會回來看…

所以小編想來請教各位過來人

✅ 你們當時的讀書筆記都怎麼做?
✅ 有哪些整理方法是真的幫助理解和記憶?心智圖筆記法?還是還有其他筆記法?

 也想聽聽各位考上學長姐或準備中的高手們,分享一下實用筆記技巧!


 一起幫助正在奮戰的同學們突破讀書焦慮

書審資料中的自主學習報告要放完整過程嗎?

小編最近收到一位同學來訊提問,關於自主學習計畫該怎麼呈現,想問問大家的做法與建議

「我做的主題是品牌分析,內容有包含動機、品牌介紹、行銷策略、消費者觀點與反思。 但我很好奇,自主學習計畫是不是需要放上探索過程的 全記錄? 還是只要放動機與心得反思就可以了呢?」 


 不知道大家的自主學習報告,是偏向寫「研究成果」、還是也會把資料蒐集、嘗試錯誤等過程一併紀錄? 
 如果教授在看備審資料,會希望看到的是什麼重點呢?
 歡迎各位學長姐或準備過的同學來分享你們的經驗 
 (尤其是有申請過商管類、品牌行銷相關科系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