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打破氫能瓶頸!中央大學開發高熵觸媒 奪國際淨零科技冠軍

2025-08-22
中央大學團隊勇奪「2025 Net Zero Tech」國際組冠軍,開發高熵觸媒推動海水產氫技術。照:中央大學提供


國立中央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與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師生團隊,由永續學院去碳學程主任洪緯璿教授帶領,於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與台灣大學所主辦之「2025 Net Zero Tech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中,以作品「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Catalysts and Electrolysis Equipment」,榮獲國際組冠軍殊榮。此次獲獎作品聚焦於高熵觸媒材料的開發及應用於海水電解產氫,團隊透過創新的材料設計,有效降低海水中離子的腐蝕性,提升催化效能與穩定性,展現出海水產氫技術邁向商業化應用的重要突破。

團隊長期深耕高熵材料與氫能研究,利用真空雷射鹽類裂解製程(PLMS方法) 以及氫氧焰燒結得以高通量的進行高熵觸媒的生產,透過瞬間升降溫之特性,成功製備出高品質觸媒材料,並達成快速且大面積的塗佈,接軌工業應用。為了使觸媒實際應用,團隊同時也以溶劑熱法開發獨特的高熵碳酸鹽類 (HECC) 觸媒材料,進一步滿足商業需求。研究成果除技術創新外,已與鑫鼎奈米科技合作,於中央大學建置綠氫應用示範場域,提供技術研發與產學交流,並積極推動與多家上市公司合作,加速技術移轉與落地。
 
 
中央大學團隊勇奪「2025 Net Zero Tech」國際組冠軍,開發高熵觸媒推動海水產氫技術。照:中央大學提供

此競賽由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與台灣大學主辦,並由教育部、環境部、經濟部等單位協力推動,旨在促進淨零碳排技術的開發、人才培育與國際交流。本屆吸引全球16個國家、共1150名選手參賽,總獎金高達650萬新台幣。國立中央大學洪緯璿教授團隊憑藉其深厚實力,在眾多優秀對手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國際組冠軍,凸顯學校在材料科學、氫能應用及淨零科技等領域的研發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洪緯璿教授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淨零碳排的科研應用與人才培育,深化產學合作,為綠色能源發展與永續社會注入更多創新動能,繼續推動海水電解產氫技術的深入研究,並朝淨零碳排的路上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