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南大美感扎根計畫 全國260名教保員四地齊聚共創美感教育新風貌

2025-08-19
南大美感教育計畫臺中場次,教保人員體驗聲音美感教學的說白節奏與歌唱技巧。照:臺南大學提供
 
為深化幼兒園美感教育品質,教育部委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林玫君教授執行「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於7月26日至8月16日期間,分別在臺中、花蓮、臺南與臺北舉辦「114學年度幼兒園美感教育共學社群—共識營暨第一次增能課程」。四場活動共吸引全國200所幼兒園、計260名教保服務人員熱烈參與,顯示現場對美感教育的高度重視。

每場活動上午皆透過共識營,以美感教育基本概念為開端,首先破除社會大眾對美感教育的常見迷思。計畫團隊提出「美感特色性、互動共構性、多元變化性、日常經驗性、個別合宜性、連結延伸性」六大幼兒美感教育實施要點,透過豐富案例展現美感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多元面貌。活動現場透過實用表格設計,引導教保服務人員重新檢視美感教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角色定位。
 
南大美感教育計畫花蓮場次,教保人員學習音樂遊戲融入學習區的創新方法。照:臺南大學提供

下午課程依據「視覺藝術、音樂、戲劇扮演、空間及圖畫書」等領域,規劃10個不同特色社群進行小組共學。在花蓮場次,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施淑娟副教授以「幼兒生活音樂美學」為主題,帶領參與者體驗音樂遊戲融入學習區的創新方法。臺中場次則聚焦「戲劇融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邀請臺南市文元國小附幼羅心玫園主任分享宮西達也恐龍繪本與糖果店主題如何巧妙融入戲劇扮演區。

期間8月9日特別邀請信誼基金會廖瑞文營運長,與臺北「圖畫書美感教育」社群夥伴共同探索圖畫書中的圖像語言與視覺趣味。8月16日則由臺南市立小康幼兒園余佳瑋教師,以華德福教育精神為基礎,帶領夥伴品味季節變化與自然元素的空間美學。這些多元的實作體驗與案例分享,從不同視角拓展了教保人員的美感教育視野。

南大計畫團隊強調,美感教育應從幼兒日常生活出發,鼓勵教師將所學融入例行性活動與學習區規劃。透過專家學者的引導,培養教保服務人員的美感素養,協助其打造充滿美感與驚喜的學習場域。計畫主持人林玫君教授表示,期待透過這次培訓,讓教師與幼兒能夠共同展開一場身歷其境的美感探索之旅,真正落實美感教育在幼教現場的深耕與實踐。

此次增能課程獲得參與教保人員高度肯定,許多老師表示將把所學帶回園所實踐,為幼兒營造更豐富的美感學習環境。南大計畫團隊將持續辦理後續課程,深化美感教育在全國幼兒園的推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