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三院同日交接!成大文、管、醫學院迎接新任院長

2025-08-04
左起:卸任醫學院院長沈延盛教授、管理學院院長黃宇翔教授、文學院院長高實玫教授、沈孟儒校長、新任文學院院長陳文松教授、管理學院院長蘇佩芳教授、醫學院院長鄭修琦教授。照:成功大學提供
 
國立成功大學於 114 年 8 月 1 日舉行文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卸任、新任院長聯合交接典禮,沈孟儒校長主持監交及監誓。文學院新任院長由歷史學系陳文松教授接任、管理學院新任院長由統計學系蘇佩芳教授接任,醫學院新任院長由內科學科鄭修琦教授接任;沈孟儒校長並致贈紀念獎牌予 3 位卸任院長表達感謝。象徵傳承、邁向新里程的典禮隆重溫馨。
 
交接典禮上午 9 時在成大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一演講室舉行。在沈孟儒校長監交與監誓下,文學院卸任院長高實玫教授將印信交予新任陳文松院長、管理學院卸任院長黃宇翔教授交接印信予新任蘇佩芳院長、醫學院卸任院長沈延盛教授交接印信予新任鄭修琦院長,3 位新任院長隨即宣誓就職。觀禮賓客近百人,成大校友總會王金來副會長、臺南市醫師公會賴俊良理事長、國立臺灣文學館陳瑩芳館長、總統府韓良誠資政、成大李俊璋副校長、李永春副校長、陳玉女副校長、吳秉聲助理副校長、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李經維院長等都出席見證與祝賀。
 
聯合交接典禮現場觀禮貴賓眾多。照:成功大學提供
 
監交人沈孟儒校長致詞感各界貴賓與會見證文學院、管理學院及醫學院 3 個學院薪火相傳。沈校長感謝 3 位卸任院長過去卓越領導與無私奉獻,期許 3 位新任院長促進跨域整合,推動合作創新。他期待與各院長攜手合作,推動校務發展,以開放的心胸面對各種挑戰,以創新思維迎接每一個機遇,傳承「窮理致知」的學術精神,發揚「敬業樂群」的優良傳統,實踐「科學濟世」的使命,讓成功大學在既有的優秀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朝著 2031 年成大百年目標邁進,成為大眾心目中有價值的品牌大學,繼續為臺灣、為世界培養優秀人才。
 
文學院卸任高實玫院長謝謝全院師生和行政同仁,在過去 3 年對全院學生事務及教學、研究上的同心合力,獲得許多國家級大型人文領域相關計畫,推展了與美國、日本、越南、印尼、泰國和波蘭等重要大學的學術交流與師生移地教學計劃,開拓人文領域的國際合作範疇,也與產業界合作人文領域學生職涯探索院核心課程,搭建人文領域學生進入科技產業界的未來發展橋梁。
 
新任陳文松院長表示,文學院早已不再單打獨鬥,而是跨域合作,甚至未來要藉助 AI 開創新的歷史篇章。成大所在的古都府城,在臺灣歷史上承載著這片土地上獨特的人文、薈萃的文化。今後文學院更要積極鏈結國際、攜手不同學科,在校長與各級主管為後盾與支援,系所同仁與學生相互激勵以及臺南這座城市各行各界的叮護與眷顧下,一起共創、共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高瞻遠矚,邁開腳步往前走。
 
管理學院卸任黃宇翔院長感恩也感慨地回顧過去 6 年帶領團隊從教學、研究、服務與國際化等面向積極深耕,期盼厚植管理學院永續發展與持續創新的底蘊,所面對的重重挑戰,以及充滿榮耀與收穫的歷程。過去如有做得不好、思慮不周之處,期許新任蘇佩芳院長能做得更好、更周延,祝福管理學院在蘇院長帶領下,愈來愈好,成大愈來愈好。
 
新任蘇佩芳院長致詞指出,擔任院長不僅是肯定,更是一份責任,在管理學院歷任院長卓越領導與深耕經營,才有管理學院今日堅實的基礎與亮眼表現,她會繼續接任這個棒子,持續推動相關業務。成大治校理念:國際、跨域、合作、創新,日後將積極整合學院資源,推動以數據為基礎的治理架構,使管理學院在面對外部世界快速變化時,仍能穩健前行、靈活應對。誠摯期盼在大家攜手努力下,讓管理學院與成功大學一步一腳印,穩健向前,持續邁向卓越與永續的未來。

醫學院卸任沈延盛院長表示,民國 77 年來成大,迄今已 37 年。過去 6 年擔任院長一職,謝謝同仁與幹部的協助與努力,醫學院不論在教育、國際鏈結與研究方面都達到高峰,也感謝企業界人士給予醫學院許多資源與支援。他感嘆院長工作極為忙碌,6 年前上任時滿頭黑髮,如今全是白髮,體重也 1 年增加 1 公斤,幽默地提醒新任鄭修琦院長,要有心理準備。
 
新任鄭修琦院長指出,今後將持續以「醫學人文」,幫助學生在面對變動的醫療環境、做出正確的醫療決策並自我省思,成為國人「健康守護者」。成大醫學院是臺灣唯一校園完整之綜合型大學醫學院,將以此優勢建立具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平臺,吸引優秀年輕學者投入。研發方面積極與產業、政府、國際學術機構合作,讓醫學院師生研究成果落地應用,走向世界舞臺。期待下一個 10 年將是一段兼具教學、創新、研究、卓越與社會價值的歷程。
 
3 位新任院長及其治院理念簡介如下:
文學院新任院長陳文松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博士,專長臺灣近代史、殖民政策史、日常生活史、區域研究。現為歷史系教授兼任成大博物館副館長,曾任歷史系系主任。
 
成大文學院設立以來,對南臺灣的人文社會發展,扮演著關鍵性角色,也孕育出豐厚的成果,文學院的陳文松院長以「人文心,鳳凰魂」形容這份人格與精神。對於未來的文學院發展,重點之一是持續精進與運作「踏溯臺南」課程,讓所有大一新生在入學適應階段,便能思考自己與大學、自己與專業、自己與這片土地的關係,進而思考臺灣社會從過去到現在所面臨的優勢與缺乏之處,未來該如何發揮自己所學。
 
其教育與治院理念還包括,結合與發揮文學院各系所師生的軟實力和人文獨特的角色,推動文學院扮演院際、校際、城際和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活性介面。持續與南部產官學研和民間團體結合,提升與活化文學院教學研能量。在科技不斷衝擊人文社會科學的今日,將積極推動以科技之方做為成就博雅之學的良方。他在院務理念報告中說,「來自社會科技的衝擊與挑戰不斷,但我們不會裝作沒看到、沒聽到,因為我們並非孤立,也非單打獨鬥,因為有了彼此,我們可以一起面對,前人為我們打下了根基,我們可以借鏡過去,繼續開創我們共有的未來,以師生為本、系所為家、院為庭、校為柱,我們不僅要踏溯臺南,更要成就臺灣,造福社會與世界。」
 
管理學院新任院長蘇佩芳教授,成功大學管理學院統計學系博士。專長統計資料分析、醫學大數據、臨床試驗設計、統計建模。現為統計學系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暨數據所所長。
 
蘇佩芳院長近年來積極投入跨領域研究、也致力於產學發展與落地運用,有許多經驗與感想。對於管院未來的發展理念,她在治院理念座談會中指出,成大研發出許多頂尖的科學與技術,而好的技術需要落地才能對人產生真正的影響力,技術落地需要管理、財務、金融、數據、資訊等領域的支持與協助,對此管理學院可以扮演關鍵角色、扮演成大各大學院橫向聯繫的角色,與其他學院合作打團隊戰,培養百工百業所需的頂尖的管理人才,提供策略,既實現技術價值,也讓人落地有感。
 
面對未來 AI 時代的競爭,蘇佩芳院長提出將以「五大核心發展面向」與「三大治理策略」為行動方針,帶領管理學院團隊投入跨領域研究與合作,融合人工智慧與人文關懷,推動數據治理,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培育具國際跨域能力的創新管理人才,成為具定位與特色的管理學院。學院將檢視內部的資源與能量,配合成大深耕教育、產業鏈結、國際視野、社會責任、學術卓越的五大核心目標,整合全院人力資源、財務資源、空間資源與數位資源,使資源運用最大效益化。
 
她計畫成立策略與推動小組,落實「凝聚共識,團隊協作」、「藏行顯光,成就共好」及「資源共享,活化空間」三大治理策略,透過定期會議或系統化溝通機制,協助各系所、院級中心及系所任務中心盤點需求、鏈結資源,在現有基礎上向上發展。蘇院長強調,管理學院在 AI 時代可以扮演加速器的角色,促進各學院合作,協助成果落地實踐,進而推動百工百業更進一步發展,她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這句話與管理學院同仁共勉之,期許大家攜手前行,共創卓越。
 
醫學院新任院長鄭修琦教授,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專長幽門桿菌治病機制之分子研究、幽門桿菌除菌後預防胃癌之成本效益、胃腸道微生物相在胃癌前病變之角色研究、胃癌前病變內視鏡影像之人工智慧輔助醫療診斷技術開發。現為成大醫學院內科學科教授,曾任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副院長。
 
鄭修琦院長治院理念為「醫學院的使命為教學創新、研究卓越」。教學上,在醫學專業養成外,更要培養具人文素養、社會關懷、文化能力及倫理法律思辨等知能之醫師與醫事人員。近年來醫療活動高度資本化,醫療漸漸地具有商品化的趨勢,引發醫學專業信任危機。成大醫學院創院以來,即建立一個以人文為基底,融合臨床與基礎醫學為精神之學院。我們將持續以「醫學人文」作為學生知識之資源以及反省之工具,幫助學生在面對變動的醫療環境、做出正確的醫療決策並自我省思,成為國人的「健康守護者」。我們將鼓勵學生定位自己,培養成為具影響力的人。為達此目標,師生之間要有安全之夢想與迷惘對話空間,積極地邀請傑出校友分享經驗,鼓勵學生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社群,參與社會創新與校外倡議行動等之多元學習機會,並持續性回顧與反思目標發展與實踐之進度。
 
成大醫學院位於臺南,地理環境是我們的弱點,但也是我們的優勢。成大醫學院是臺灣唯一校園完整之綜合型大學醫學院,有深厚文化內涵,與樸質務實校風。我們將以此優勢組建跨領域研究團隊,吸引優秀年輕學者投入,鏈結國際學術社群,建立具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平台,以企圖心與行動力面對挑戰與期待。研究上,我們將爭取具本院特色之國家政策型研究計畫,持續強化跨領域整合與支持前瞻性研究,聚焦於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癌症醫學、神經科學、腸道菌相與消化疾病、登革病毒及新興傳染病、高齡醫學與健康照護、代謝疾病與代謝體學、人工智慧趨動藥物開發、人工智慧於感染防治之環境管理等等。在技術研發,我們將積極拓展與產業、政府及國際學術機構的合作,讓醫學院師生的研究成果能落地運用,走向世界舞臺,共創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