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當媽祖文化遇上AI技術?中正大學偕奉天宮共同開創新局

2025-08-01
學術結合信仰,中正大學與新港奉天宮共拓媽祖文化研究新局。照:中正大學提供

中正大學文學院媽祖文化研究中心於7月31日與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在奉天宮正殿舉行合作協議簽署典禮暨記者會。雙方代表在新港媽祖、來賓及媒體記者的見證下完成簽約儀式,場面莊嚴隆重,意義非凡。

中正大學出席貴賓包括詹盛如副校長、文學院楊宇勛院長、歷史系楊維真教授、運動競技學系陳俊民副教授、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全正等人;奉天宮出席者有董事長何達煌、副董事長林秀琴縣議員、多位董監事,以及總幹事李進興。與會來賓還包括縣議員黃啟豪、林岱傑、陳文忠,竹崎高中校長蘇淵源,以及奉天宮研究中心主任李明仁教授與執行長林柏奇老師,連同媒體記者,共20餘人共襄盛舉。

副校長詹盛如表示,中正大學持續投入人文歷史與地方藝術領域,累積豐碩成果,展現大學對在地文化發展的重視與投入。他指出,媽祖信仰在臺灣社會與地方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宗教與文化的重要結合體,具備豐富的歷史、藝術與社會意涵。未來,學校將持續強化與媽祖文化的連結,期盼透過與奉天宮的緊密合作,促進更多在地與國際層面的學術交流與文化對話,讓媽祖文化在中正大學的研究與推廣中開展新局。

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全正指出,未來除了持續推動講座與各項學術活動外,也期望能與本校人工智慧研究中心進行跨域合作,將AI技術應用於宗教文化推廣與教育之中。例如發展AR/VR功能的互動式廟宇導覽系統,讓民眾能以沉浸式體驗認識媽祖信仰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提升傳統信仰的現代展示力與科技感。藉由創新形式的導入,將有助擴展媽祖文化的國際能見度,並深化其在當代社會中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意義。

簽署儀式由何達煌董事長與詹盛如副校長代表雙方致詞並互贈紀念品。中正大學特別致贈歷史系顏尚文教授擔任總編纂、歷時五年完成之《臺灣佛教通史》全八卷(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12年度學術性優等出版獎)及「佛道雙真」陶盤,象徵雙方學術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多位縣議員亦應邀致詞,表達肯定與祝賀之意,最後在全體合影中圓滿落幕。

新港奉天宮在何達煌董事長推動之下,於99年成立全球首座「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長年致力媽祖信仰之文獻與資料保存,典藏書籍逾八百本、相關論文兩百餘篇,以及珍貴的遶境照片、影音與文物,並推動數位化典藏及出版《媽祖與民間信仰:研究通訊》期刊,在民間媽祖研究領域具重要地位。

中正大學文學院則於104年設立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致力結合地方宮廟與青年學者資源,持續投入媽祖信仰與廟宇文化的研究與推廣。111年起由歷史系蘇全正助理教授接任主任後,積極推動與嘉義、雲林地區重要媽祖廟結盟合作,陸續出版《淨良長老圓寂週年紀念論文集》,並舉辦宗教文化系列講座及媽祖聖誕祝壽活動等,深化在地連結。

113年起,雙方更透過一系列合作活動建立堅實的夥伴關係,包括參與中正大學舉辦的諸羅山學術研討會、宗教文化講座,以及贊助中正媽祖聖誕活動。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高度重視本次合作,期盼未來雙方在媽祖信仰、法脈源流、文化資產保存、遶境活動推廣、學術研討與AI應用等多元領域深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