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政大接待捷克高教代表團 共構跨國合作願景

2025-07-25
政大與捷克代表團共同合影留念,期盼此次對話為未來在研究、教學與交流層面的合作奠定基礎。照:政治大學提供

捷克國際教育與研究機構(Czech National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以下簡稱 DZS)副局長 Roman Klepetko,7月22日率領捷克高等教育代表團,與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FICHET)代表一同來訪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偕同副校長陳樹衡、國合長陳憶寧、副國合長林芝璇及學院教師代表熱情接待,並於行政大樓舉辦交流會議與分組座談。雙方針對半導體合作、短期進修、科技與人文發展等議題深入對談,共有13位來自查理士大學、馬薩里克大學、帕拉斯基大學等九所捷克知名學府的師長與會,期盼凝聚共識、推動具體合作藍圖。
 
李蔡彥開場致詞時表示,捷克高教代表團的蒞臨,象徵彼此對於「長期且具影響力的合作」的共同承諾,「今天的會面,不僅延續我們既有的夥伴關係,更是開啟未來嶄新合作可能的起點。」他說明,政大與捷克具深厚的交流歷史,自頒授捷克前總統哈維爾榮譽博士學位以來,雙方互動日益密切。政大除與查理士大學共同成立「半導體供應鏈韌性中心」(Supply Chain Resilience Center, SCRC),也已與捷克八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近四年計有50位政大學生前往捷克交換,並有38位捷克姊妹校學生來到政大交流。而在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及捷克中心的支持下,每年更定期舉辦「捷克日(Czech Days @ NCCU)」,持續以多元形式強化與捷克的連結。他也期盼,此次對話能為未來在研究、教學與交流層面的合作奠定基礎,深化彼此互補優勢。
 
DZS副局長 Roman Klepetko首先感謝政大的熱情接待,作為推動捷克高教國際合作的公立機構,聚焦於科技與創新領域,並為教育工作者與學術機構提供顧問與研究服務,致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國際能見度與學術品質。他特別指出,臺灣目前已躍升為捷克全球第十大短期高教交流國家,2024年赴捷克短期進修的臺灣學生已突破440人,為十年前的近四倍,可見雙邊交流的強勁成長。他也提到,除學位與交換生計畫外,夏日學校等短期學習形式也是臺灣學生認識捷克的重要機會,期盼與政大等臺灣學校拓展更多實質合作。
 
本次座談特別邀請政大經濟系教授莊奕琦發表專題演講,結合其赴查理士大學「半導體供應鏈韌性中心」駐點的研究經驗,剖析兩校在臺捷半導體產業結構的研究成果,展現政大與查理士大學間緊密且具前瞻性的合作關係。莊奕琦分享,臺灣在晶圓代工與先進製程領域居於全球領導地位,而捷克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與研發實力,若攜手合作,將為歐洲高科技產業注入新動能,進而提升整體供應鏈韌性。他也提出一份「臺捷半導體合作路徑圖」,從促進雙邊研發合作、企業赴歐投資與設廠、整合在地供應鏈,到進一步拓展歐盟市場為目標,具體勾勒雙邊合作的階段性發展策略。莊奕琦說:「我們所建立的合作架構,有望為未來的永續發展與科技創新立下典範。」他期盼藉由此次座談,促成捷克與政大代表團在關鍵科技領域的交流共識,也為未來深化教研與產業合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