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視界交會」論壇登場 推動公共對話與高教場域族群平等

2025-07-23
與會人士大合照。照:臺灣大學提供
 
     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今 (7/22)日舉辦「視界交會:族群平等在高教場域的實踐」論壇,邀集校內外學者、專家與師生代表,聚焦「原住民族及族群平等工作小組」近期推動的研究計畫與制度行動。臺大主任秘書王大銘重申臺大對族群平等議題的重視與承諾,相關計畫也已落實開展。臺大學務長朱士維則參與首場座談「從高教場域介入歧視爭議」,分享制度因應的思考與挑戰,展現學校對相關議題的積極回應與具體行動。
 
    這次論壇由臺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簡稱原資中心)規劃舉辦,該中心主任黃舒楣表示,這場論壇不僅是回應社會與校內關注,也是持續推動結構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臺大希望透過制度行動與公共對話,共同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
 
    論壇亦回應2023年學生團體所提出的多項訴求。為系統性推動改革,臺大於當年校務會議中通過成立任務型「原住民族及族群平等工作小組」,由原資中心執行該小組的部分計畫。中心以研究為基礎,規劃3項核心計畫,分別是:一、提升教職員文化敏感度;二、建立原住民族學生的救濟與申訴機制;三、從原住民族史觀反思大學的歷史。儘管初期人力與資源配置面臨挑戰,該計畫已於2025年正式啟動,逐步落實中長期推動方向。
 
    論壇主題涵蓋2大重點:一為建置校園原住民族歧視應對機制與組織架構;二為「全民原教」政策於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角色與實踐。活動邀請關注原住民族權益的學者、法律與人權專業人士及各大專校院原資中心代表,分享政策經驗,進行跨領域討論,期盼在多元視角激盪下,共同探索可行的制度路徑。
 
    與會的學生團體亦提出建言與觀察,臺大原聲帶社代表黃昱薰Bawxin Mirin指出,身分標籤與結構不平等仍是原住民族學生面對的挑戰,並呼籲校方將「安全」與「平等」作為核心目標,持續深化文化改革。反歧視行動小組成員 Kating Adaw Langasan 則建議,制度設計應納入學生經驗與多方意見,並設置開放機制以利持續參與及監督。
 
    面對學生所關切的議題,原資中心主任黃舒楣表示:「改革確實需要時間,臺大不會遲疑,已在起點上整備,持續凝聚學生、教師與行政3方的力量,以開放透明的方式推動對話,期望讓族群平等從理念落實為實踐。」

    回顧2023年原住民族學生發起的運動,開啟臺大校園對族群正義與高等教育責任的深層對話。隨著任務型工作小組啟動、研究計畫逐步展開,臺大持續致力於建立完善的制度架構。未來,學校將持續整合行政、學術與學生的多元力量,強化行動力與制度支持,邁向更具包容性與正義感的學習環境。
 
    臺大主任秘書王大銘表示,學校自2023年以來,在原資中心同仁、原住民族及族群平等工作小組及校內關切族群議題的師生共同努力下,開始推動許多促進族群平等的具體計畫,包含開設原住民族或族群平等相關課程、增設具原住民族背景、專長或相關知能的輔導人力,以及辦理這次的族群平等論壇等。他說,學校重視學生的建言,會以「安全」與「平等」為目標,透過「溝通」與「教育」來將臺大校園打造成兼具多元史觀、各族群相互尊重、友善且安全的場域,也進而將相關理念帶進社會,貢獻臺大的力量,落實族群平等。
 
    此次論壇不僅是臺大落實原住民族政策的重要行動,更象徵著校方在制度改革道路上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