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丹娜絲後重建 慈濟國際學生與中正師生百人協力清理校園

2025-07-18
慈濟大學國際生志工於中正大學共同教室大樓外圍。照:中正大學提供

中正大學日前受到丹娜絲颱風強襲,校園多處設施與環境嚴重受損。為加速災後重建,慈濟大學響應慈濟基金會號召,不到一天就組織57位國際學生,於7月15日至17日從花蓮遠赴位於嘉義縣的中正大學,投入校園清理與修復行動,展現青年關懷與跨校合作的深厚情誼。

15日下午一抵達學校,放好行李、整好隊,這些青年志工不需要太多指令或教導,立即投入致遠樓周邊的環境清理。16日由慈濟國際學生與中正大學文學院教職員工生攜手投入文學院周邊的復原工作。中正大學工學院通訊系主任劉立頌也主動號召系上學生一起支援,展現跨院協力的精神。17日,慈濟學生則集中協助圖書館與共同教育教育大樓周邊,中正圖書館館長何承訓也帶領圖書館同仁加入行列,共同清除、集中散落一地的樹葉和殘枝,提高行走安全。

文學院院長楊宇勛指出:「這是近十幾年來文學院遭遇最嚴重的一次災情。」由於文學院後方種植多年的黑板樹早已長至四層樓高,這次颱風來襲造成多處樹枝折斷,砸落在系所研究室與周邊設施,損害相當嚴重。幸賴眾多師生與志工迅速投入復原行動,加速災後重建,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爭取寶貴的整備時間。

慈濟大學全球事務處國際長郭又銘表示,此次參與的學生多來自非洲、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家,不僅是身體力行的服務行動,更是實踐全球視野與社會關懷的具體表現。中正大學與慈濟大學於2024年底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校際課程與學術交流合作機制,此次災後協助行動也成為兩校深化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實踐。

來自非洲莫三比克共和國、就讀慈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一年級的學生分享:「我們知道這裡因颱風受災嚴重,很感恩有這個機會來中正大學幫忙。看到這麼多慈濟人一起出力,讓我覺得世界可以因為愛而更亮起來。」同樣來自南非的志恩則表示:「老師告訴我們中正需要幫助,我覺得來這裡不只是協助別人,也是讓自己學習面對災難的經驗。」

郭又銘特別強調,自己畢業於社福系學士班、企管系博士班,又在嘉義當兵,能以中正大學校友身分帶領慈濟學生以及自己的三個子女返回母校協助復原,意義格外深遠。他說:「這不只是體力上的幫助,更是一種跨文化的情感交流與行動學習。」

三天的行動尾聲,中正大學準備校慶聯名紀念品作為感謝小禮,向慈濟大學的國際學生們表達誠摯謝意。校長蔡少正特別勉勵大家學業順利,同時隨時歡迎大家回來中正大學走走,不論是來遊玩或學習,他們永遠是中正大學的VVIP。
 
 
由右至左為嘉義慈濟志工張熊和師兄、王壽榮師兄、蔡少正校長、李藹慈主秘、葉麗卿師姐 、蔡瑞玲師姐。照:中正大學提供

國際學生也以歌聲和舞蹈表演回贈,現場氣氛溫馨感人,為此次跨校合作與災後重建畫下圓滿句點。中正大學表示,近年大學積極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此次能與慈濟大學共同實踐「教育連結社會」的初衷,深具意義。校方也感謝慈濟大學、慈濟基金會與眾多志工的無私投入,讓校園復原得以快速進展,為開學後的返校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