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大學佛藝系客座教授李蕭錕(前排右四)帶領學生舉辦多彩心經創作展。照:華梵大學提供
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客座教授李蕭錕帶領學生舉辦「曼陀羅花雨」多彩心經創作展,作品中每個字的姿態與配色都是獨一無二,沒有重複,甚至一個字以六、七種顏色組成,將莊嚴的心經書寫得七彩繽紛、字字如花齊舞,創下史上首例,年紀最大的創作者甚至已近80歲。
現年76歲的書畫名家李蕭錕教授為華梵大學美術系創系主任,曾於1996年獲頒「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並蒙李登輝總統召見,所創作的小沙彌生活禪畫充滿童趣禪機,深受大眾喜愛,近年開始專注於多彩心經的創作與教學。
「曼陀羅花雨《心經》」創作展參觀人潮絡繹不絕。照:華梵大學提供
李蕭錕教授說,現代年輕人整天滑手機,不僅不寫書法,更遑論接觸佛經,但明明漢字這麼美,為什麼大家身上穿的潮T都是英文字?
歷經數次身體的大劫難後,李蕭錕發願突破傳統,以古典書法結合現代色彩學,抄寫佛教知名經典《心經》,將短短260字的心經從黑白變成七彩斑斕,徹底顛覆佛經枯燥無聊又憂鬱的刻板印象,希望吸引年輕人有更多機會親近佛法。
此次於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出的「曼陀羅花雨《心經》」師生寫經成果展,即是李蕭錕執教50年來,首度帶領華梵佛藝系「當代創意寫經」課程18位同學展現一年的學習成果,「更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用現代人日常生活視覺經驗,以多層次色彩語境抄寫《心經》!」
李蕭錕教授說,彩色心經最難之處在配色,這是一種高難度的美學素描,由於要表現出藝術創作的層次,因此同一個字的造型結構都要有不同變化;例如經文中21個「無」字的姿態和配色都得獨一無二,沒有重複,往往寫一個字就要5分鐘,寫完一篇260字需花上十幾個小時甚至三、四天,都是家常便飯。
而展場中40餘件作品也各有巧妙不同,經文中的每一字、每一色或漸層、或堆疊、或形意、或變體,字字如花綻放,踏入展場就彷彿進入《佛說阿彌陀經》經文所說「黃金為地,雨天曼陀羅花」,大地都是黃金鋪成,晝夜六時天降花雨、如詩如畫的佛國多彩境界!
除了同學的彩色心經作品,李蕭錕教授耗時無數天完成的巨幅多彩〈曼陀羅花雨大悲咒〉也首度亮相,成為最受矚目的焦點。李蕭錕還特別將自己書寫的「色即是空」、「如是我聞」、「觀自在」等心經名句,印製成多彩文創T恤贈送給參觀者,造成開幕當天排隊人潮絡繹不絕,好評不斷。
華梵大學董事長悟觀法師指出,李蕭錕教授用生命展現藝術作品,抄經時更從頭到尾專注一個佛號,不只是藝術,更是戒定慧的修行。李天任校長也說,李蕭錕教授以色彩學搭配書法讓抄經既古典又現代,早已超越宗教信仰的境界,是極高層次的藝術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展的華梵寫經班同學,年紀最大的是就讀佛藝系大一的江雪英,她只有在小學寫過書法,卻能以77歲高齡,於上課學習一年後完成彩色心經展出,被李蕭錕讚譽為歷史奇蹟。
美術系碩士班一年級崔毅則以自己調和出的漸變色彩和立體交錯如刺繡般的結構布局,展出三件獨特作品,她說,目前正在撰寫教學計畫,希望將這套技法運用在其他文字創作上,到泰北和加拿大向國際人士推廣漢字藝術。
已經拿到兩個碩士又回頭念佛藝系大一的汪育朱也分享,創作彩色心經就像穿鉛鞋練功,每個字的面貌都要不同,寫錯一個字就得全部重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還差三行就要完成,卻因為突然來了通電話就寫錯,讓她當場淚眼決堤!
最後為了產出18件作品,汪育朱一共用掉100多張紙,更經常從白天寫到黑夜,但看到展出的成果感動這麼多人,她說「一切都值了」。華梵佛藝系碩士班「曼陀羅花雨《心經》」師生寫經成果展7月5日起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出至7月19日。